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在线解答,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声网 AI 助手
您的专属 AI 伙伴,开启全新搜索体验

2025年三大开源语音合成模型TTS推荐与测评

一. 引言:文本转语音(TTS)技术解析和应用

文本转语音(TTS)是一种将数字界面上的文本转换为自然流畅的音频的技术。它也可以被称为“朗读”技术、计算机生成语音或语音合成。大多数公司都以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的形式提供文本转语音技术

最初,文本转语音(TTS)系统是作为一种辅助技术开发的,旨在让视力障碍和学习障碍(例如阅读障碍)用户更容易使用某些服务。如今,人工智能语音生成器使文本转语音软件能够更好地模仿人类语音,从而开辟了一系列新的应用场景,例如客户服务电话应答、人工智能生成的播客、配音和有声读物旁白。

文本转语音技术的演变

第一台电子语音合成器大约在 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早期的机器功能有限,操作复杂。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程序员们致力于开发能够访问大型音频文件数据库作为音源的算法。这些算法可以为文本单元找到匹配的声音,并将语音元素拼接起来。早期生成的语音听起来很机械。随着语言建模技术的进步,文本转语音算法也得到了改进。

2000 年代,深度学习技术和神经网络兴起,程序员开始直接利用语音录音对波形进行建模,从而生成更逼真、更高质量的语音。与此同时,计算机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改进语音识别软件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话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是将语音转文本和文本转语音技术相结合的关键所在。

文本转语音技术的应用

文本转语音技术最初是为了提高广大用户的无障碍访问能力而开发的,它使视力障碍或阅读障碍人士能够通过电脑和其他设备与文本进行交互,文本转语音技术如今已发展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 音频内容

文本转语音软件可以朗读数字文本、书籍、课程、指南、说明等,以辅助在线学习和培训。新闻机构也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将文章转换为音频格式。

  • 教育

文本转语音功能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边读边听,从而将单词与发音联系起来。它还能帮助学生接触新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参与度。此外,它还能帮助有视觉障碍或学习障碍(例如阅读障碍)的学生。文本转语音功能还可以朗读学生撰写的文章,帮助他们校对论文。

  • 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助手

像苹果的Siri或微软的Cortana这样的虚拟助手,将文本转语音和语音转文本功能结合起来,以便理解用户请求并以自然对话的方式与用户互动。它们还可以广播通知,例如在用户开车时朗读短信。

在企业环境中,TTS 系统能够提升用户体验,使客户服务更具互动性和自然感。TTS 系统可以接听电话、提供选项并回复用户,是自动化电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导航

文本转语音功能使得GPS和其他地图应用能够实时向驾驶员播报路线。在文本转语音技术出现之前,导航设备依赖预先录制的语音和固定的提示,例如“左转”或“右转”。有了文本转语音技术,驾驶指令变得更加个性化。例如,GPS可以准确地说出你应该左转进入哪条街道。

  • 多语言交流与语言学习

文本转语音功能可以帮助用户用不同语言进行交流,例如通过谷歌翻译之类的应用程序。这类应用程序可以将音频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可用于为视频内容配音。它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接触自然语流,从而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单词的发音。

  • 媒体与娱乐

随着文本转语音(TTS)技术的进步,它可以用于降低媒体制作成本。例如,这项技术可以为视频游戏生成解说和旁白,以及为游戏角色配音。一些工作室会与真人配音演员合作,以帮助提升人工智能语音的表现。

 

二. 三大开源TTS模型 Higgs Audio V2、Kokoro-82M v1.0、VibeVoice-1.5B

1. Higgs Audio V2

2025年7月,由知名AI专家李沐领导的Boson AI团队正式开源了Higgs Audio V2——这款基于超过1000万小时音频数据训练的多模态语音大模型,不仅刷新了多项行业基准记录,更重新定义了“自然语音”的技术边界。

在传统语音合成系统(TTS)往往局限于单一声线、单一语言的机械式朗读。Higgs Audio V2通过融合语言理解与声学建模,实现了技术引擎的三大创新,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功能突破:

  • AudioVerse:千万级小时的精炼数据集,通过多阶段自动清洗管道(融合ASR+音频理解模型)过滤低质量样本。标注维度覆盖情感标签、语言类型、声学环境等元数据。均衡采集全球主要语种及方言,避免数据偏差
  • 统一音频分词器(Unified Audio Tokenizer):采用残差向量量化(RVQ) 技术,以2kbps超低比特率压缩音频,每秒仅生成25个token,同时保留语义与声学特征,同时支持24kHz高保真重建,解决质量与压缩率的传统矛盾
# 音频处理流程示意
原始音频 → [编码器] → 连续特征向量 → [量化器] → 离散Token序列 (25帧/秒)
  •  DualFFN适配器架构:轻量化注入:在Llama每层嵌入专用音频处理模块;计算高效:仅增加0.1%计算开销,保留91%原始训练速度;消融实验证明其将词错误率降低15%,说话人相似度提升23%

2. Kokoro-82M v1.0

Kokoro-82M是由hexgrad创建并托管在Hugging Face上的一个高效TTS模型。尽管其参数量较小但它能够在多种语言之间切换,并提供高质量的语音输出。该模型支持英语、法语、日语、韩语和中文等多种语言,且采用Apache 2.0许可证发布,允许商业用途。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在遵守相应条款的前提下自由地将此模型集成到自己的项目中。

Kokoro-82M之所以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高效的训练过程和优秀的推理效率。

  • 低数据需求:根据公开资料,整个模型的训练仅使用了不到20个训练周期和不到100小时的数据集。这表明即使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也能训练出高性能的TTS模型。
  • 高效率:Kokoro-82M强调实时性和低延迟特性,在GPU加速环境下,如NVIDIAT4上,只需4.5秒就能生成长达2分25秒的语音。这样的速度对于需要即时反馈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例如在线客服系统或智能助手等。

3. VibeVoice-1.5B

2025 年 8 月,微软开源发布了 VibeVoice-1.5B——一个独具创新的文本转语音(TTS)模型,支持“一文生成长达 90 分钟的对话音频”,并能在单次生成中模拟 最多 4 位不同说话人的自然对话。它基于全新的“连续语音标记器 + 扩散生成”框架,实现语义与声学分离、高效长上下文处理,并在开源许可下对研究者友好发布。

结合官方报道与模型卡,我们可以提炼出几条核心优势:

  • 长语音生成:90 分钟不间断:VibeVoice-1.5B 能够一次性生成长达 90 分钟音频,远超传统 TTS 模型通常支持的几秒至几分钟范围,适用于播客、长对话内容制作。
  • 多说话人对话自然切换:支持最多 4 个说话角色,并自然处理说话轮次,是进行对话模式生成的关键能力。
  • 表情丰富:语音、唱段、语种融合:除对话外,VibeVoice 可生成具有“情感表达”“唱歌”风格、以及跨中英文混合输出,增强生成内容的表现力。
  •  原创开源方式:MIT 许可。该模型基于 MIT 开源协议发布,适合学术研究与共享创新使用,增强了透明度与可复现性。文中还提及即将推出的 7B 流式版本,将进一步提升实时性与生成效率,适用于互动式应用。

 

三. 应用场景推荐

Higgs Audio V2:高表现力与强交互场景的首选

Higgs Audio V2 是一款功能全面的“全能型”模型,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需要高质量、高表现力和强交互性的领域。

  • 虚拟主播与实时数字人:这是它的核心应用场景。模型能够理解剧本中的情感标注,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进行直播或录播,并能通过零样本语音克隆功能,为不同形象的虚拟角色定制独特音色。其多角色对话能力甚至可以让一个模型扮演整个角色团,实现自然流畅的互动。

  • 互动式语音助手与智能客服:对于追求拟人化、情感化交互的语音助手,Higgs Audio V2 是绝佳选择。它生成的回应不再冰冷生硬,而是能根据上下文带上关怀、兴奋或抱歉的语气,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它同样适用于升级传统智能客服的语音回复质量。

  • 专业级音频内容创作:无论是制作有声小说、广播剧,还是创作带有原创背景音乐的短视频配音,Higgs Audio V2 都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创作者可以让不同角色拥有辨识度的声音,并为关键情节配上合适的音乐氛围,实现高效的工业化内容生产。

Kokoro-82M:效率至上与边缘计算的利器

Kokoro-82M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极致的轻量化和高效率,因此它的应用场景对推理速度和部署成本最为敏感。

  • 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这款模型是智能手表、车载设备、智能家居中控等边缘设备的理想选择。它体积小、功耗低,能在这些设备的本地芯片上流畅运行,无需依赖云端网络,既保证了响应速度,又保护了用户隐私。

  • 高并发在线服务:对于需要同时为海量用户提供语音服务的应用,如大型在线教育平台的题目朗读、新闻应用的图文转语音、或导航系统的提示音,Kokoro-82M 能以极低的计算成本实现快速响应,保证服务稳定性的同时有效控制运营成本。

  • 快速原型开发与集成测试:当开发者需要快速验证一个产品的语音功能,或不希望复杂的TTS模型占用过多开发资源时,Kokoro-82M 是一个完美的“占位符”或长期方案。它易于集成和部署,能让你专注于核心业务逻辑的开发。

VibeVoice-1.5B:长音频与多角色叙事的专家

VibeVoice-1.5B 专为解决“长音频生成”这一特定挑战而设计,它的应用场景非常聚焦于长格式内容制作。

  • 播客与有声书自动化制作:这是它最具颠覆性的应用领域。传统上需要人工录制剪辑数小时的播客节目或有声书,现在可以利用 VibeVoice-1.5B 直接生成。它能模拟多个嘉宾的对话(最多4人),且生成的音频在长达90分钟的范围内能保持音色和音质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制作效率。

  • 在线教育的长课程生成:对于知识付费、在线教育平台,需要生产大量的课程音频内容。使用该模型,可以将长篇教材或讲稿一键转换为由不同“讲师”演绎的音频课程,为学员提供更生动、更易于消化的学习材料。

  • 广播剧与多人剧本演绎:虽然 Higgs Audio V2 也能处理多角色,但 VibeVoice-1.5B 在生成长篇多人对话剧本上更具稳定性和成本优势。制作方可以专注于剧本创作,而后利用该模型高效地输出完整的广播剧成品。

文本转语音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人机交互的边界。从Higgs Audio V2展现的情感化多模态交互,到Kokoro-82M实现的极致轻量化部署,再到VibeVoice-1.5B突破的长音频生成瓶颈,三大开源模型分别在高表现力、高效率与长文本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它们的协同发展不仅推动了语音合成技术从“可懂”到“自然”的质变,更通过开源生态加速了技术普惠。未来,随着模型架构持续优化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文本转语音技术将在虚拟现实、个性化教育、智能医疗等领域释放更大潜力,最终构建更自然、更包容的人机共融生态。

在声网,连接无限可能

想进一步了解「对话式 AI 与 实时互动」?欢迎注册,开启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