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互动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2018年声网内部发生了一次激烈的论战,首次提出了实时互动(RTE)的概念,并将其写进了2020年的招股书中,正式宣布声网的使命是 “让实时互动像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
实时互动,指在远程条件下沟通、 协作的多方能够随时随地接入、 实时传递、虚实融合的多维信息,并体验身临其境的交互活动。
从广义角度而言,实时互动包含了特定场景下人、 物、 空间三者交互体验的所有内容,包括保障实时无延迟的通信网络、满足用户互动的技术组件及设备、提供可感知的实时互动场景应用等。
从技术角度而言,实时互动包含了能够实现实时通信和灵活互动能力的一系 列技术的集合,实时互动最基础的功能为实时通信,即将用户在线下产生的音 频、 视频、 文本、 图片等媒体和非媒体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实时互动最核心的能力为灵活互动,即在信息传输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场景需求,借助多样化的插件组件和算法,灵活增加互动工具,提升效率与用户体验。
实时互动是未来数字生活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并对原有互联网技术架构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其特性主要体现在 “实时” 和 “互动” 两个方面。
实时
“实时” 是对信息传递效率的变革,使用户随时随地即时获取无损信息,具体体现如下。
• 接入的实时性:指用户接入的高登录成功率,保证用户不受连接设备、网络情况、地域环境等因素限制,随时随地接入网络、 触达业务。
• 传输的实时性:指音视频数据传输的低延时和低卡顿,通过网络实时动态路由规划,以最优边缘节点接入,降低端到端的延时,保证传输流畅进行。
• 交互的实时性:指除基础音视频外,图像、声音、音效等多种交互方式反馈的实时性,需要AI算法、边缘计算等技术的综合处理。
• 渲染的实时性: 指最终画面(尤其是3D画面)、多维场景展示的实时性,需要大量的场景计算能力,使用户获得逼真流畅感受。
互动
“互动” 是用户交互模式的变革,使用户可以从多维度接触信息,具体体现如下。
• 互动网络的升级: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边缘计算能力的提升、 SDN(软件定义网络)的完善,以及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4A(统一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技术规范的成熟,解决了在对多、多对多场景下常遇的大规模、高并发网络问题。
• 互动设备的突破:低功耗微型处理器的迭代、 物联网 (IoT) 传输协议的 成熟标准化、AI技术的融合与加速、传感器技术的迭代,推动了IoT设备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模式。智能手表、智能门锁等IoT设备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AR/ VR等设备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
• 互动组件的丰富:低代码平台的兴起,以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形式接入的插件组件的大量出现,降低了研发的门槛,提高了场景构建的灵活度与丰富度。如诞生于教育场景的互动白板,同时可广泛应用于会议、泛娱乐场景,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交换维度。
• 互动场景的拓展:AI、IoT等技术的演进、线下业务的线上化,拓展了实时互动的应用新场景。如近年来兴起的云会展、云旅游,将用户的线下游览体验迁移至线上,融合虚拟数字人,又为用户创造了全新的交互体验。
完整的实时互动技术集合,使行业应用方可基于底层的实时网络,在实时通信的基础功能上,结合场景所需的核心互动能力,为用户提供场景解决方案。同时,相关应用方可借助质量分析工具,完成端到端的质量监控,提升用户实时互动体验。